图片
图片

集安市政法机关扎实开展服务企业年“法治护苗”专项服务行动

作者: 本报记者 夏宁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集安市委政法委及政法各单位以“五个强化”措施,不断增强政法干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意识,全力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集安市委政法委成立了法治护苗专项服务工作组,并制定了本级工作方案,分别召开了“法治护苗”服务行动部署动员会、推进会,向政法各单位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工作完成时限等,确保集安市政法系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积极开展精准助力法治服务活动。

 

强化调查研究,准确把握需求。政法委深入企业,以调查问卷形式回访调研,问需于企,切实提升“法治护苗”服务行动的标准与水平。开展“法治护苗”跟踪服务,进行日常上门服务、电话服务工作,对有需要的企业进行日常“法治体检”。目前,政法各单位对接企业40余家,上门了解法律需求30余次。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开展法律工作者专业服务培训会,以提升所有法律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根据企业发展规模、经营范围和地域特点等,充实法律服务团队110人,达到“百名法律工作者”服务企业目标,切实做到更为精准对接服务企业的总体要求。110名法律工作者共对接120家企业,并制定“企业对接登记表”和对接名册,方便对接联络并为企业精准服务。

 

强化工作措施,集中解决问题。在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上持续发力,共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40余次,发现矛盾1起,调解1起。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上门服务21次,电话服务12次,为企业进行“法律体检”5次。涉民营企业诉前调解案件共18件,调解成功2件;涉民营企业案件共立案24件,结案20件,结案率83.3%。着力破解“执行难”问题,2023年至今涉企案件66件,结案26件,结案率39.39%,执结金额1880396元。健全企业信用修复机制,今年以来累计解除限高企业法人5人次。    

 

强化宣传工作,营造浓厚氛围。政法委组织全市政法单位在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积极发布助企惠企政策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传递亲商、重商、护商信号,营造舆论宣传的浓厚氛围。政法各单位在公众号和北方法制报发表信息8条。政法干警在社区、公园、火盆街等多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发放各类宣传单、宣传图册120余份,答疑解惑30余次。针对群众密切关注的假冒商品、专利侵权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版块推荐

法制时间轴

图片

省内要闻

图片